爆破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6|回复: 0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2)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7万

药卷

库管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6957

积极分子热心同行学习达人共同进步爆破达人雷管达人炸药达人

发表于 2016-6-21 17: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
      
       十一、导火索车间黑火药发生燃爆
      
        事故发生时间:1984年6月5日
      
        事故发生地点:导火索车间制索工房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轻伤5人
      
        事故概况:该厂工业导火索自1970年初建成投产以来,一直采用粉状黑火药为药芯制造,工艺要求严格,各种技术安全规定均较完善,未发生过爆炸事故。此次事故发生前,于6月5日上午烟花试制组郑XX曾要求车间安排过筛一袋黑火药(硝酸钾65%,硫磺10%,木炭15%),由郑XX按外加6%钛粉配制彩光烟花索用药,共16KG,该药于当日上午11时配完。郑XX曾于5月30日要求五车间领导试制几种彩光烟花索(药粉成分,危险程度,安全注意事项等均未告诉车间领导),当时车间副主任陈XX答复:生产任务重,试制不能影响正常生产,要试只能等秒量不合时试。故郑XX配好药后告诉黄XX,秒量不合时试彩光烟火索,后因早班生产秒量正常未能进行。13时30分,中班接班后经试秒量,有1号、3号、7号、8号、9号等五台秒量不合停机。此时郑XX即找制索班长黄XX安排拉彩光索,并说副主任陈XX同意秒量不合格时可以试制,征得班长同意后郑XX即去转手库,见送药工韦XX正在装药,于是郑即拿一筒药给8号机手廖XX,廖于14时40分左右开机拉索,随之9号、7号、1号机也陆续开机拉制彩光烟花索,当时3号手高XX拿药准备到3号机制索,送料工廖XX送棉线到2号机时,发现1号机药杯发亮(2机手卢XX,送药工韦XX也同时发现此现象),紧接着出现冒烟及爆炸声。相隔约2S后出现另一较大爆炸声。顿时,制索工房内浓烟弥漫,视线不清。此时郑XX因材料员赵XX有事叫去,当发现爆燃后,郑XX即跑到配电房拉下总开关切断电源。随后抢救人员陆续赶到灭火,在大家奋力抢救下,火很快扑灭,避免了事故的扩大。此次事故,造成5名工人轻度烧伤,一台制索机轻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0.15万元.。
      
        原因分析:通过现场人员提供当时情况及爆炸现场情况分析认为:此次爆炸事故原点为1号机药杯,钛粉黑药受高好温摩擦所致。
      
        1、金属钛粉列为“爆炸和其它危险品”,为可燃固体,其粉状在安全检查中的发火点为2500C;钛与氧化物混合具有着火和爆炸危险。因此,利用金属钛粉配制黑火药,用于制索机车上拉制彩炮烟花索其危险性和敏感度远较一般黑火药高,因而易受高温摩擦而引起燃爆。
      
        2、金属钛粉密度为4.057G/CM3,较黑火药大。由于密度不同,在锥形药中通过刮板旋转翻动钛粉下沉而使药杯底部钛粉局部含量增高。加上刮药板与药杯摩擦及芯线向下高速运动与药嘴摩擦产生“摩擦热”引燃药杯钛粉黑火药。
      
        3、制药用海绵钛粉粒度较大(通过60目筛)、杂质多(事后对使用的海绵钛粉进行化学分析结果盐酸不容物含量为29.34%)、硬度大、因而相当于黑火药中掺入硬质砂粒,从而大大增加摩擦力而易于发火。
      
        4、6月5日下午正值天气闷热,制索工房内气温高达380C~400C,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这就为产生燃爆客观上提供了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
      
        5、拉此索时,考虑到降低成本,郑XX告诉操作者不需外层纸和外皮线。为此1号机手拉此索时为取下外皮线轴,将机车停、开反复操作,因而使机车产生间隙冲击,为黑火药燃烧产生局部碰撞摩擦的可能性。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技术管理上,此次生产的彩光烟花索属未定型产品,图纸资料不完善,事前也未经有关人员充分讨论,虽然在此之前试拉几次少量产品,但此次拉制的药粉采用海绵钛(试验时不是海绵钛)并未经试验就铺开五台机同时生产致使事故波及面较大。
      
        2、在生产指挥上,此次试验先未报告主管部门。车间领导在不了解性能又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盲目同意生产,因此事故发生后,厂有关部门还不知道车间试拉彩光索。
      
        3、改用新材料给安全上带来的影响及应采取何种防范措施,技安科不能掌握。试制组人员也未将技安注意事项向车间领导及工人交待,因而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工人处于盲目操作状态,不能及时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4、制索工房内通风管道已经停止使用,多年未能及时拆除,致使事故发生后风管成了很好的传火道,使燃爆事故蔓延扩大。
      
        5、生产车间只接受生产科下达的生产任务。对于不经生产部门下令生产、试制试验任务,生产车间有权拒绝接受。
      
        6、凡未经科研定型的产品不得在生产线上进行试生产。
      
        7、科研、新产品开发,必须按科研程序办事,制定详细的试制方案,对于有危险性的生产、操作,要有切实的技安防范措施。试制产品要逐步做到单机、单人隔离操作,预防事故扩大发生。
      
        8、在火化工生产工房内,严禁存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不需要的设备要及时拆除。
      
       十二、黑火药库着火
      
        事故发生时间:1983年11月7日11时55分
      
        事故发生地点:某化工厂导火索车间黑火药库
      
        事 故 性 质:破坏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灾事故
      
        伤 亡 人 数:死亡2人
      
        事故及概况:7日11时40分,厂企业整顿办公室考核员曾某来到导火索车间办公室,让车间主任李某和工艺员刘某陪他去黑火药库检查料箱漏订情况,到库房后,曾说忘记带笔记本,叫李去拿,笔记本拿来后,曾叫李在外间数箱子,他自己一人到里间,曾到里间不到1MIN,李就看到里间出现一团火光,随即黑火药库起火。此次事故,死亡2人,烧毁库房54M2,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原因分析:经勘察发现,在曾被烧现场及其身下发现了已经炭化了的火柴盒1个,火柴梗4支,其中1支被曾的身体压住只燃了火柴头,火柴梗仍为原色,另据了解,曾文革中有问题,厂子已决定对其进行审查,经反复研究认定这次事故是曾蓄意制造的,是一起人为破坏事故。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这是一起严重的人为破坏事故,说明当时该厂管理特别是人事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漏洞,安全意识非常淡薄。 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曾在一天内先后到炸药、雷管和导火索车间进行与他业务无关的“检查”,是一种反常行为,却没引起有关车间领导的注意,反而还陪同曾去检查。
      
        3、要加强管理,对要害部门的进出人员要有必要的规定。
      
        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行为反常的人员要及时作工作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十三、筛引火头药着火
      
        事故发生时间:1984年10月18日12时45分
      
        事故发生地点:某化工厂混制工房
      
        事 故 性 质:自然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灾事故
      
        伤 亡 人 数:无
      
        事故概况:雷管车间混制引火头工房当天混制秒延期雷管用引火药(铅丹90%、硅10%),筛药工蒙某将秤好的铅丹和硅盛入塑料盒内,手持橡胶板在盒内混药。药混好后,用140孔/吋的筛子在防护板内过筛,每筛约150G.。当筛到第3筛时,突然起火,并发出低沉的爆炸声,蒙被冲击波击倒在地,因蒙双手戴胶皮手套并有防护板隔离操作,因而未受伤。此次事故烧毁147M2工房,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
      
        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和进行模拟试验,认为静电导致着火的可能性较大,18日工房内相对湿度为50%。铅丹又刚从烘干室内取出,湿度较高,筛药工内穿涤纶衣裤,脚穿橡胶鞋,地面、作业台上均铺橡胶板,走动时易积聚电荷,另据筛药工回忆,以前筛药时曾多次发现药粉有“站立”现象。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工人违章操作,规程规定每次混药量不得超过200G,实际混药量为2000G,扩大了事故后果。
      
        2、消防水源不足,着火后不能及时扑灭。
      
        3、对静电认识不够,防治不力,导致静电积聚,引起火灾。
      
        4、要教育工人,严格执行工艺规程。
      
        5、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源,一旦发生着火能及时扑灭。 6、对静电要有足够的认识,禁止工人穿化纤衣服,必要时配备导静电服装和采取其他导静电措施。
      
       十四、硫化钠溶液冲洗重氮罐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6年2月20日9时45分
      
        事故发生地点:某厂二硝基重氮酚制造工房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2人,轻伤1人
      
        事故概况:制药班于1月30日制造完最后两批药后就停产了,没彻底清洗反应罐、搅拌桨及导流圈上的浮药,罐内也未加满水,草率收工。春节休假后,2月17日全厂恢复生产,制药班由于蒸汽不足而未生产。2月20日9时40分左右,该班重氮操作工人检查反应罐时,恐怕内壁、搅拌桨及导流圈上残留的二硝基重氮酚经20天挥发已干,想先清洗干净再生产。于是,用塑料桶提了一桶饱和硫化钠溶液,由加料口倒入罐内(罐底部有少许水)。当浓硫化钠溶液接触二硝基重氮酚时,产生剧烈的分解反应,导致二硝基重氮酚爆炸。
      
        原因分析:由于制药班于1月30日干完活,没有按规定彻底清洗反应罐、搅拌桨及导流圈上的浮药,致使在2月20日9时清洗时,浓硫化钠溶液接触二硝基重氮酚时,产生剧烈的分解反应,导致二硝基重氮酚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责任心不强,违章作业。收工时工人没有清洗重氮反应罐和充满水,化学处理二硝基重氮酚时使用浓度超过15%的硫化钠溶液。
      
        2、领导不重视制药工房的安全工作,春节停工前,未作认真检查。 
      
        3、加强对工人的教育,增强工人责任心,严格工艺纪律。
      
        4、领导要增强安全意识,认真做好停工、开工前的检查。
      
       十五、4722发安全毫秒电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6年2月22日
      
        事故发生地点:安全毫秒电雷管装配工房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2人,重伤2人,轻伤1人
      
        事故概况:该厂雷管装配工房共有职工42人,22日上班时除1名卡口工(27号工作间)迟到外,其余41名职工约8时05分全部进入生产岗位开始工作。8时30分,21号、23号、29号、31号、33号、35号六个卡口间各约有雷管500发,25号卡口间有雷管600发,27号卡口间有雷管400发,28号传送室已无雷管,26号传送室有雷管3200发。此时,26号传送室操作室操作工盛XX(女),利用传递之间的一点空隙,侧身坐在26号传送室工作台边写票时,发生了爆炸事故。25号、26号、27号、29号四个工作间的雷管全部爆炸。工人龙XX和盛XX被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2名女工受重伤,1人轻伤。
      
        原因分析:1、起爆原因是工人盛XX传送完部分成品后,又将1200发未卡口半成品分装在三个提箱内,并放在26号传送室门边墙脚下,另外工作台还有2000发已卡好的半成品,并利用传递空隙,架起二郎腿侧身坐在钢质镀铬椅上填写传票,不慎身体失去平衡摔倒踢翻了墙脚的小提箱,因碰撞、摩擦而爆炸,接着造成其他工作间雷管殉爆。 2、事故扩大的原因:一是超量。按规定26号传送间只能存量1200发,而事故发生时该室存量达3200发,其它各卡口间规定量为300发,由于交接过程衔接不好,实际上也都不同程度超量;二是工艺布局不合理。本来雷管装配线上已另有周转库,而设计上又将26、28号(卡口间对面)工作间安排作暂存室用,不合理;另外走廊内摆有部分装配用的药头,形成了殉爆的条件;三是26号室外防爆墙距工作间相近(500MM)导致冲击波回射,加剧了爆炸威力扩大;四是工房屋顶天棚木板上盖有油毛毡和木粉,爆炸后燃烧。
      
        事故教训防范措施:
      
        1、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杜绝超量事件的发生。
      
        2、改变不合理的工艺流程。取消26、28号传递间,并取消提盒传送而采用板条直接传送,从工艺上消除超量的产生,同时缩小殉爆的可能性。
      
        3、完善工房结构,将2号房顶棚的油毛毡和木粉全部更换为珍珠岩粉,并在天棚下面用皮纸密封,防止珍珠岩粉掉下造成隐患。
      
        4、增大抗爆设施的强度,调整泄爆的方向。将所有的有机玻璃防护板全部换为钢板防护,将所有的安全箱进行改造,由原来的8MM改为10MM~12MM,并加强安全箍的焊接工艺,同时调整好安全箱开口的泄爆方向与大地紧固连接,严防安全箱飞起伤人。
      
        5、将工房内的电缆全部改换为难燃性的电缆,以利于事故时的抢救。
      
        6、装DDNP工序由直接人工倒药改为隔离倒药,并在工房外建造抗爆小院。
      
        7、为防止卡口时万一发生爆炸而引起工作台上的雷管殉爆,引燃装配用的药头,对药头和存放雷管部位采取隔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扩大,减小事故损失。
      
       十六、毫秒雷管3号成品卡口室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7年1月6日
      
        事故发生地点:毫秒雷管3号成品卡口作业室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重伤一人
      
        事故概括:1987年1月6日10时06分左右,毫秒雷管车间3号成品卡口室,操作者王XX左手拿雷管进行卡口作业中发生局部爆炸。当场左手从腕骨处炸掉,右手腕骨附近被残渣擦破局部皮肤,造成重伤。其它设备均无损坏。
      
        原因分析:此次爆炸原因是,操作者在卡口过程中,雷管盒内只剩半盒雷管歪倒,操作者将盒歪放的同时,雷管流入作业台上,与此同时,由于卡口摆动引燃球摩擦引燃,喷出的火焰射入手中雷管铅芯处引爆14发,成品雷管击穿1发,其余盒内雷管由于手的阻力,没有传爆,而被冲击波推到地面上。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对有爆炸危险的工位都要采取隔离措施,提高本质安全程度。如:操作手动处,卡口后的成品雷管设防爆箱,成品打靶装盒设隔离装置实现隔离操作。
      
        2、打靶试验,由原来的20发,试改为10发,减小卡口过程中引燃球摆动次数。 
      
        3、原护胸板是有机玻璃制作的,强度不够,应改用铅包铁板制作,观察口安装有机玻璃。 4、完善导静电设施,对于引燃球架要用不易产生静电的材质制作。 5、加强引燃球的检查,严格禁止引燃球相互粘联,涂漆要均匀。
      
       十七、取放1号点火药发生爆燃
      
        事故发生时间:1988年2月15日4时06分
      
        事故发生地点:延期体暂存间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轻伤1人
      
        事故概况:2月25日,春节后第一天组织非电延期雷管的延期体生产。下午上班后,负责验药的“调药小组”,先压制出生产施工试验样品,派人送往厂试验站,随后组长与一名女工同往制药车间提取生产需用的1号点火药。14时左右,组长和一名女工各提1箱药(每箱7盒,约3KG)同时进入生产工房,女工将其中一箱提入装药室,药盒放入壁窗内;组长将另一箱提入了延期体暂存间内。该延期体暂存间设在生产工房前部的非作业区,用于暂存每日生产的延期体。但因日产量不大,有时生产的延期体不经暂存就直接送去组装,故暂存间实际利用率很低,由于管理松驰,该暂存间又相继放入了延期药铅粉、电发火体及废模具、竹梯等杂物,环境相当混乱。组长在暂存间内把药盒从药箱中取出放到木货架上,当已取了3盒时,听到走廊内电话铃声,于是就暂停取放而去接电话。当他接完电话边喊人边向生产工房去时,见女工手提空药箱从生产工房走出,并转身进入暂存间,时间不长暂存间内即发生了燃爆,组长摔到在地,紧接着又是几声巨响,组长急忙由生产工房爬出。左耳受震,右脚骨折,待抢救人员赶到现场时,见女工全身着火趴倒在暂存间对面西房门下的走廊内,全身烧伤95%(Ⅲ0烧伤76.5%,Ⅱ0烧伤18.5%)。右耳和鼻腔脑脊液外溢,重度呼吸道烧伤,颅骨骨折,严重休克,住院抢救治疗25天,终因伤势过重,于1988年3月21日死亡。爆燃时,混存于延期体暂存间内的延期药(约20KG)、点火药(约4KG)、铅粉(约3KG)、电发火件(约300发)、延期体(约2000发)以及木货架、工作台、竹梯等全部烧毁、门窗烧坏,窗玻璃破碎后飞落在35M以内的空地上。
      
        原因分析:
      
        1、1号点火药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和硼粉,试验数据表明,其干剂的摩擦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很高,运送、贮存和使用中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爆。女工单人在暂存间造成药剂爆燃的原因,分析可能性有:
      
        1)女工脚穿带铁掌的棉皮鞋,替组长从药箱向外取剩余的几盒药时,药剂洒落在水磨石地板上(药盒倾倒或掉在地上)身体移动时踏响点火药。 2)女工从里倒外身穿化纤服装(的确良衬衣、人造毛绵裤)人身静电积累严重,拿取药盒时产生静电火花,引燃点火药。
      
        2、在“文革”期间的非电延期雷管生产定型,只注意考察产品的性能,对新研制的1号点火药未作全面性能测试,造成生产工人乃至技术人员对1号点火药的危险性认识心中无数,错误地把1号点火药等同于一般延期药对待,运送、贮存、使用均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生产管理混乱,安全要求不严,原工艺布置中的延期体暂存间混入延期药、铅粉及电发火件等。甚至放入感度极高的1号点火药,导致了燃爆事故并扩大蔓延,工作时,职工不按规定穿用工作服、工作鞋,听之任之,导致燃爆事故并加重了人员烧伤程度,最终导致死亡。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火工新品研制过程中,除对产品性能要进行严格考查外,要特别对新药的性能考察,以便在生产、运送、贮存及使用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全面测试1号点火药的性能参数,掌握其爆燃危险特性,在此基础上,调整生产工艺布置,安排专门的点火药暂存间,延期体暂存间,并严格管理,修订工艺规程,点火药运送、贮存、使用均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向生产人员讲清1号点火药的危险程度,提高对其危险性的认识,严格按规定使用1号点火药。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多人同行运药和超量提运现象,防止多品种危险品同库混存现象发生。
      
        4、教育职工按规定使用劳动护具,杜绝穿用化纤服装及带钉子皮鞋从事火工作业的违章行为。
      
       十八、运送废火工品途中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8年3月5日10时35分
      
        故发生地事点:距销毁场300米的道路上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2人,轻伤4人
      
        事故概况:3月5日上午,厂技安处专职销毁工甲乙两人,从各火工生产车间、研究所收集火工危险品,前后共收集到雷管4582发,延期体469发,炸药5KG,点火药1.5KG,延期药0.51KG,毫秒药粉末15~20KG,电引火药头300个,发射药10G,还有一些沾有起爆药的废药棉、药纸等,混装在四个木箱和三个塑料袋内,放在一辆手推车上。销毁工甲乙两人推车行至距销毁场300M处的路上,手推车上的废火工危险品突然发生了爆炸,两名销毁工人当场死亡,距爆炸点40M以内的房屋窗玻璃大部分破碎,11人被散落的玻璃划伤,其中4人轻伤被送往医院治疗。
      
        原因分析:1、通往本厂销毁场的道路为普通的土石小路,路面凹凸不平,并有高出路面的石块,在爆炸点处还是一段下坡路。手推车在路面上严重颠簸、摇动,使车上的废火工品受到强力摩擦作用,其中感度较高的起爆药,电引火药头及点火药会首先发火,进而引起全车废危险品发生爆炸。2、严重违反火工危险品贮运安全规定,十余种性质不同的燃爆危险品混装、混运。3、违反厂安全规定,不按规定时间收集和销毁废火工品,未执行“爆炸性废品只能人工担运”的规定,致使运输量过多,扩大了事故损失。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修善工厂通往销毁场的道路,并保持其情况良好、畅通。
      
        2、教育废火工危险品的销毁人员,正确认识火工危险物品的特殊危险性,严格执行废火工危险物品的管理、销毁规定和工厂具体管理制度:
      
        1)按规定时间或实有数量及时收集废火工危险品,防止积存过多后再集中销毁。
      
        2)根据废火工危险物品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整理、钝化和合理包装后再运送。
      
        3)按废火工危险品的性质、特征分类运送,性质相抵的不能混装、混运。
      
        4)废火工危险物品的运送方式严格遵守工厂根据具体条件确定的方式,操作者不得私自改变。
      
       十九、销毁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8年3月24日
      
        事故发生地点:试炮场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放炮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
      
        事故概况:1985年3月24日,检验员邹XX上白班,8时~11时左右在一车间下线检查炸药半成品和成品质量,11时30分左右去生产厂食堂吃完饭后,又去厂检验员宫XX家询问本月23日的炸药质量情况,约2MIN后,骑自行车携带装有爆炸物的旅行袋去厂试炮场。11时50分左右试炮场响第三炮时,站在离试炮场250M左右了望台上的邱XX发现试炮场有衣状物被爆炸冲击波抛入空中,以为是试炮员用一件破棉衣盖着试炮的,炮响5MIN后邱见试炮场内仍无人员走动,估计出了问题,马上跑到试炮场观看,发现邹被炸得血肉模糊,侧卧于试炮场右侧围墙边。12时15分厂领导及有关人员赶到现场,发现邹已经死亡,无抢救余地。在事故现场堪察中发现,爆炸点呈较规则的黑色圆柱形坑,深430MM,直径650MM,周围5M~7M处有服装碎片,死者尸体位于爆炸点的西方,距爆炸中心9.6M,其头面部左侧炸裂口长约100MM,宽约20~30MM,左右手腕骨以下被炸飞无遗,阴部炸伤,双小腿处成粉碎性骨折.试炮场无炸药及检测工具,其进口处左侧检验员操作房内有黄色旅行袋一个,内装有XX化工厂1978年12月底以前生产的工业8号纸雷管1300发,另有5发系XX机械厂生产的产品(工厂购进试炮用雷管),地上有13根被剪的导火索,最长的180MM,最短的128MM,试炮场入口路面右侧草丛中丢有工厂1978年12月生产的工业8号纸雷管包装盒一个。
      
        原因分析:
      
        1、死者生前群众关系一直不错,无拌嘴吵架、结仇的现象;个人无任何思想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故自杀和他杀可以排除。
      
        2、邹进入现场放了三炮,前两炮究竟是在试炸药还是雷管,因无第二者无法查清,但从现场的遗物和出事的爆炸现场外观来看,完全可以确定是第三炮(即出事的这一炮),不是试验炸药,而是在引爆雷管,而雷管的数量至少在475发以上。
      
        3、从遗留下的导火索(最短的只有128MM,而规定试炮导火索的长度最短不小于200MM)来看,虽属严重违章行为,但根据导火索的燃速1.28S/CM计算,可燃烧14~15S,人最少可以跑出16M以后才能爆炸。其飞散物虽可造成人身伤亡,但不会将尸体抛向空中,故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况且16M远已经到了试炮场外的安全区了。所以推测邹是采用烟头或火柴点火时,烟头或火柴的火星掉入已拆散的雷管上,导致导火索未燃而发生提前爆炸所造成的事故,这种可能性较大。
      
        4、根据调查,邹所销毁的雷管系他在1987年12月11日参与报废本厂1978年生产的工业纸雷管时私自保存的。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危险物品的生产管理和库存管理,建立危险物品的领用制度和回收制度。
      
        2、销毁、试验都要有两人进行,不得一人操作。这样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3、 在销毁、试验中要严禁吸烟,加强烟火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二十、27500发工业纸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8年4月19日
      
        事故发生地点:火雷管生产工房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5人,重伤1人,轻伤22人
      
        事故概况:1988年4月19日15时许,白班一至三装三压岗位已完成当班任务,53名工人作好交接班工作后,大部分人已离开工房,少数岗位如退模、手检、翻盒等处于工作结束阶段。中班55人陆续到工房接班,由于白班生产未全部结束,操作工人就按历来习惯坐在工房外面的花台周围等待接班。约15时30分,白班翻盒工梁XX、文XX及手检岗位的7名工人还在岗位上工作,李XX在手检室翻盒处推小车送成品,班长童XX在手检室检查,退模工张XX准备进工房换衣服下班,在退模室外看见同岗位的李XX端着盛有浮药和废管的木盒往杂品库去倒浮药和废管,约15时30分,杂品库方向发出两声巨响,工房东端约80M2的建筑物(即一、二车间杂品库、返修房和少部分手检房)被炸毁,大量砖头、水泥块和屋面水泥预制板倾塌于二车间杂品库,整个工房的玻璃均被震碎,手检室内人员被炸死或炸伤,坐在工房外面准备接班的人大部分被爆轰波、飞散物等击伤。退模工李XX被炸死于二车间杂品库门口。同时遇难的还有翻盒工文XX、手检工梁XX、推送成品工李XX、班长童XX等4人。
      
        原因分析:此次事故爆炸源较多,有一车间杂品库、二车间杂品库、一、二车间合用返修间、11号手检室、12号手检室,,总计存放雷管27500发左右。第一爆炸点是二车间杂品库。事故直接原因是退模岗位临时工李XX到杂品库倒浮药和废雷管引起爆炸,继而引起车间返修间、一车间杂品库和手检室殉爆,造成了这次重大恶性爆炸事故。造成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为了迎接国家“生产许可证”的现场检查,车间即从4月16日起,将在“三装”门外装浮药和废管的大箱改为小桶,并规定此桶只准倒浮药,不准倒废管,改变了退模等岗位对浮药和废管的处理地点和方式,以致退模工李XX往杂品库倒浮药和废管,引起爆炸。
      
        2、临时工安排不当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按规定,工人上岗独立操作,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至少在六个月以上有师傅带领作业,取得岗位合格证及操作证后才能上岗独立操作。退模岗位从3月29日起同时安排两名仅一个月工龄的临时工作业,为这次事故留下了重大隐患,导致李XX在往杂品库倒浮药和废管时操作不当引起爆炸。
      
        3、生产车间违反工人关于“任何个人、班组、车间不得存放和挪用废雷管”的规定,在车间杂品库内存放大量的雷管,致使这次事故损失扩大。据查证,4月18日车间杂品库内存有废雷管至少5100发左右,一车间杂品库内存有废雷管至少也在5000发左右,两个车间合用的返修间存有雷管3200发,共计存入雷管13300发左右。
      
        4、火雷管由一班生产改为两班生产后,工厂安全措施不力,有关制度及服务设施没有配套解决,为事故留下严重隐患。
      
        例如废品管理问题,两班生产从8时至23时,而废品库归厂质检科管理,上班时间是8时至16时,16时以后废品库无人管理,中班生产的废品就无法当天上交废品库,只得存放于杂品库内。
      
        再如,两班生产后,加上经济承包,两班原材料分开核算,原来一个班使用的房子,现由两班使用,以致一个库房存放物品杂乱,木箱、纸盒、机油、成品雷管、废管、工作服等什么都有。另外两班生产,接班工人没有专门的地点休息准备,只得坐在工房外面花台处等待接班,以致发生事故受伤工人增多。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对于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合格者绝不允许独立操作。
      
        2、对于废药、废品要分类存放,并要对工人进行废药、废品处理的一些技术知识的教育。
      
        3、技术人员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技术对策,以保障安全生产。
      
      
原文网址:
  1. http://www.nmgmbxh.com/shownews.asp?n_id=14&tit=事故案例&qf=6
复制代码




上一篇: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1)
下一篇: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爆破库

GMT+8, 2024-5-29 08:56 , Processed in 0.2146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