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6|回复: 0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3)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7万

药卷

库管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6957

积极分子热心同行学习达人共同进步爆破达人雷管达人炸药达人

发表于 2016-6-21 17: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
      
      
      
       二十一、起爆药运送途中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9年2月28日
      
        事故发生地点:运送起爆药道路上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
      
        事故概况:1989年2月28日13时10分,火雷管生产线装配车间运起爆药工序,在下班时操作工晏XX将余药退回起爆药转手库时,在送药道路途中发生爆炸,晏当场被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火雷管生产线实行双班生产。事故发生在装配一车间。该车间共分为三个作业组,各工序是流水作业,晏属该车间二班工人,负责提运供给二班装配需用的起爆药。事故当天晏上班迟到,装配二班的所需起爆药无人提运,班长蒋XX替晏提运了第一次起爆药,第二、三次是由同班文XX提运的,文在第三次提药走出装药车间储药室门外时,晏才来到工序接替了工作。该班当日上生产火雷管共计12万发,实发起爆药为118盒,计40.865KG,完成当天任务下班时,实际还余6个药盒,其中有5个盒装有余药,约重1.3KG。按技安规定,每一次提药为3盒,不得超过1KG,但晏将应该再提一次的三个药盒摞在提药箱上一次退回转手库,就在退回途中的道路上发生爆炸。
      
        原因分析:通过对事故现场的调查分析,认为引起爆炸的原因是,由于操作者在退回余药途中,因某种原因被迫转体,使摞在提药箱上面的药盒撞击摩擦引起爆炸。调查证实,晏在出事的头天晚上饮酒后未吃饭,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未吃早饭就到车间,而且脚穿塑料底鞋,这就造成了晏因饥饿心慌手忙脚乱,行走不稳,溜滑歪脚,身体失去平衡,振动药盒发生撞击摩擦导致爆炸。另外,从企业管理上分析,管理督促不严,操作工人严重违章,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
      
        1、在事故现场发现已炸烂红梅香烟一包,从晏身上取出金红茶香烟一包,现场发现火柴一盒,这是严重违背生产区禁止携带火种的安全规定的。死者晏脚穿塑料底鞋,是违背计安通则关于“生产工人进入工序严禁穿戴有跟硬底鞋”的规定的。
      
        2、事故调查证实,晏XX近一段时间提药时有不按技安限量规定提药现象,为了“减少提药次数”屡次违反规定,将本来应该分次退回的药盒合并一次退回,甚至更严重违章,一手推自行车,一手提药,幸被制药烘干班长刘XX发现及时制止。防止了另一次事故发生。
      
        3、生活不规律,上班不吃早饭,带着饥饿熬到下班,工余时间饮酒打牌,不能正常休息,致使上班时精力不集中,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在职工中养成自觉遵章守纪的风气。
      
        2、进一步强化和深化安全管理工作,要特别加强对独立操作工序和重要工序安全巡视检查,抓好死角,做到万无一失。
      
        3、充分和加强安监巡视员,并跟班巡视,坚决制止和杜绝违章行为。
      
        4、把安全工作纳入任务承包之中,把安全指标摆在具有否决权的位置。
      
        5、充分发挥安全职能部门和人员的作用,努力采用先进管理手段,把好安全关,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
      
       二十二、起爆药烘干室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9年3月7日
      
        事故发生地点:起爆药烘干室1号烘箱
      
        事 故 性 质:自然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事故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重伤1人
      
        事故概况:1989年3月7日16时15分,起爆药烘干室1号烘干箱发生爆炸事故,爆炸药量为18KG,因1号烘箱爆炸,工人李XX被倒塌的墙砸死在动力间内,冯XX被冲击波冲倒造成重伤。起爆药烘干室为单层建筑,建筑面积为133.76M2,设有烘干间2个,凉药间2个,筛药间1个,动力间1个,共6间工房。烘干工艺为热水夹套预热烘干,设计要求存药量为80KG,共有操作工3人。3月7日13时30分全厂上班后,3名职工开始常规工作,1人筛药,1人装盘,1人送药,15时已将一、二号烘箱化验合格的30余KG起爆药陆续筛完装盘。送入起爆药暂存库。然后3人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用湿布清檫两个烘箱,清理完毕后将凉药间已凉置两天的24盘共18KG起爆药(两批药)送入1号烘箱内,随后又将当日下午脱水的起爆药22KG(30盘)送入2号烘箱,一切就绪后用清水冲洗地面,开始升温干燥。下午4时烘干箱温度达到530C,符合工艺要求后停止升温,3人换掉工作服准备下班,16时10分左右操作工胡XX忙推送药小车到制药工房先走,李、冯随后走出工房准备离开,因李忘记拿当天发放的劳保,又返回动力间去取,冯也随之进入大门等她,就在此约几分钟的往返时间内,16时15分一声巨响,1号烘箱爆炸,李被倒塌的墙体砸死在动力间内,冯被冲击波击倒造成重伤。因1号烘箱爆炸使墙壁倒塌,压在2号烘箱的起爆药未能直接殉爆。
      
        原因分析:从技术角度分析,起爆药在烘干前采用酒精脱水烘干,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号烘箱爆炸的18KG起爆药是3月5日下午酒精脱水后分盘在凉药间存放,当时室温在50C~150C左右,在自然温度下,由于气温偏低,酒精发挥较慢,在上烘箱前可能还有残留的酒精存在。从结构上讲,起爆药二硝基重氮酚是重氮盐,它与酒精起氧化还原反应,能将酒精氧化成醛,重氮基被氢取代,放出氮气,释放出热量。分析认为,1号烘箱的起爆药在有残留酒精的情况下升温,加剧了酒精在加热的情况下与二硝基重氮酚的分解反应而放出热量,以致达到起爆药(二硝基重氮)的爆发点,引起此次爆炸事故。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新工房设计从墙体结构、泄爆等方面执行民爆安全规范,以保证设计合理安全实用。
      
        2、改革酒精脱水工艺为起爆药水洗后抽滤分盘烘干,消除酒精脱水引起自爆的隐患。
      
       二十三、电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9年7月22日
      
        事故发生地点:电雷管车间灌磺工序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2人,轻伤1人
      
        事故概况:1989年7月22日8时20分,电雷管车间灌磺工序发生雷管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摧坏房屋2间,炸碎铅保险柜两个、工作台一个,吊顶下落五间,直接经济损失0.1826元。由于生产需要,厂部决定从6月26日起电雷管车间由原来一班生产改为两班生产。遇难者秦XX、付XX两人同属灌磺工。并在一个工作台上工作,两人22日正常上早班,班前会后,进入工作岗位投入正常生产。8时20分混药工苏XX先听到一声较小的爆炸声,瞬间又响起较大的爆炸声,车间职工纷纷跑出门外,看见车间南部冒烟,火苗燃烧遂前去救火,当行至离爆炸点7M~8M时,见吸尘桶着火,才知灌磺工序发生爆炸。
      
        原因分析:死者班前穿戴劳保用品齐全,清理现场时发现,秦后边离门1M处有80发成品雷管,爆炸79发;有七盘计140发药头线上的药头全爆,铅保险被炸碎,付XX声下有20发成品雷管未爆,有八盘计160发药头线上的药头全爆,铅保险全部被炸碎,北墙被冲击波推倒,南墙向南倾斜,付XX的防护钢板向南崩凹18CM从而分析认为付XX工作台上存量多,秦XX工作台上存量少。造成雷管爆炸原因有以下五种可能:电明火;圆盘挤压;药头摩擦;掉入硫磺锅内;硫磺温度高着火。根据事故调查,药头摩擦引起爆炸的可能性较大,根据现场及圆盘爆炸的情形看,第一,秦使用的圆盘孔孔径增大,并有爆炸了的痕迹,说明圆盘孔内当时有雷管;第二,圆盘线勾上有药头线,按照操作顺序说,20发雷管已插入圆盘内,线已挂到圆盘勾上,从死者遗物和缺手指情况来看(防护钢板压着下肢,左手炸掉两个指头),秦XX正往雷管中插药头,由于插某一发时用力过猛或摩擦,致使这发雷管发生爆炸,雷管爆炸的火花飞溅到工台上存放的药头线上,引起药头起火发生连锁爆炸,这时付XX左手拿20发至80发火雷管,右手拿1~20发火雷管正在给圆盘孔内插入,已插完19发,第20发未插入圆盘孔内就发生了爆炸(从现场检到,有一发圆盘孔内无爆炸痕迹,因为盘孔径大,管壳无浮药,所以付不可能插响)。由于付左手里雷管较多,使其把左手腕以下崩掉,把圆盘板上下夹板冲开,圆盘内芯全部崩碎。秦左手崩掉两个指头,可能由于手边雷管较少,使所使用的圆盘只崩掉一块,但各孔内的雷管全部爆炸,20个孔径全部变形。
      
       根据上述分析,认为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秦插药头时用力过猛或摩擦而引起的。另外,事故也有一些间接原因,主要是厂连续15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只抓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思想教育,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这场事故发生。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对全厂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思想教育,特别是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并举办知识培训班,重新进行一次知识测试。
      
        2、重新进行工序调整、部置、设计,将原来两人同在一间工作,改为一人一间工作。
      
        3、对不合理工艺规程,要进行修订,充实完善,并严格执行。
      
        4、成品包装必须改用螺丝刀封箱,不得再用铁锤钉箱。
      
        5、增加人员,解决雷管车间工序超量问题和车间成品不能及时运走问题。
      
        6、将DDNP烘干房下药由手工改为机器下药。
      
        7、DDNP运输,由原来2.7KG改为1.2KG。
      
       二十四、引火头药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 1989年9月21日
      
        事故发生地点: 引火头药合药室
      
        事 故 性 质: 非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 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 死亡1人
      
        事故概况:9月21日7时10分左右,合药操作工孙XX,提前约20MIN来到合药工作室,将骨胶、羧甲基纤维素称量后来到室外用蒸汽溶解(粘合剂),然后回合药室开始干筛氯酸钾、硫化梯混合物时发生爆炸,操作工人孙受重伤,后抢救无效死亡。爆炸时间为7时38分。
      
        原因分析:根据调查分析,认为此次事故原因是引火头药半成品氯酸钾、硫化梯干筛过程中,药粉之间互相摩擦产生静电,同时人体感应积累静电,在一定的条件下聚集电荷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鉴于当时对事故原因和对静电起因认识不足,还没有可靠的防静电危害措施,将干筛氯酸钾、硫花梯混合物改为湿混。
      
       2、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静电起因和预防措施,改进生产工艺,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和安全防护。
      
       3、吸取事故教训,强化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
      
       二十五、销毁废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90年3月24日
      
        事故发生地点:雷管试验场、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2人
      
        事故概况:1990年3月24日13时40分,雷管生产车间主管安全的副主任凌XX和工人谭XX将两箱废雷管(5266发)拿到试靶场销毁,约在14时20分发生爆炸,约5时许,车间同志不见凌、谭两人回来,就派人到靶场查看,发现两人已经死亡。其中谭的两上肢从肘关节处、两下肢从膝关节处被炸残缺。
      
        原因分析:
      
        1、违反销毁废雷管的时间规定。厂里规定,销毁废雷管每周1~2次(根据废品多少而定),时间必须是上午,但凌和谭却是在下午2时,太阳炎热时去销毁。
      
        2、违反了数量的规定,按厂规定,每次销毁量最多不许超过1000发,但这次数量却达5266发,大大超过规定的数量。
      
        3、违章操作,没有做到轻拿轻放。按规定,到废品库拿废品时应是一小盒一小盒(100发)地装在提箱里,提到靶场后再一小盒一小盒地轻拿轻放,装于销毁坑里,但是凌、谭违反规定,先将一小盒里的废雷管倒入提箱内(散装),到靶场后,将整箱雷管往坑内倒,严重违反了轻拿轻放的操作规定。
      
       在事故现场存有3根完好的导火索,埋好的那一炮没有点火,说明拿去的4根导火索都没有用上,证明不是点炮时爆炸,而是装炮时发生爆炸,即将废雷管倒下时摩擦引起爆炸。
      
       从谭受伤部位看说明是在装炮时拿着雷管,弯着腰往地面倾倒时,由于浮药摩擦产生爆炸。从爆炸响声与正常销毁的爆炸声不一样,也说明是在离地面爆炸的,而不是埋在坑里爆炸的。
      
        4、思想分散,心情紧张。凌叫谭去处理废品时,正好是谭快下班时间,但谭见凌叫只好服从,谭便跑到包装班告诉爱人练XX,练说:家里有事,不要去了,谭说:我去处理后马上就能回来。由于急着回家,思想分散,心情紧张,所以操作时没有做到轻拿轻放。
      
        5、思想麻痹,违反规定。凌、谭两人都是老职工,参加废品处理多次,由于多年没有发生过事故,所以思想麻痹了。事故现场发现有4根香烟头,说明凌、谭身上带烟火操作,严重违反了火工品生产严禁烟火的规定。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重新制订废雷管销毁制度、方法和操作要求:
      
        1、每次销毁不许超过1000发(装两炮引爆销毁),必须在无风无雨的情况下进行。
      
        2、每次销毁必须清点数量,核对数量,并做好原始记录,签名登记。
      
        3、严禁带火或易发火物操作,去靶场途中不能停留休息。
      
        4、销毁时间必须由专人负责监督。
      
        5、禁止将废雷管往销毁坑内倾倒的操作方法,采取盒和废雷管一起装放于销毁坑里进行引爆的销毁方法。
      
        6、销毁的导火索长度必须在200CM以上。
      
        7、爆炸听到响声过5MIN后方可到现场。
      
       二十六、1000发煤矿用电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91年3月20日
      
        事故发生地点:包装工房封箱工序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轻伤2人
      
        事故概况:1991年3月20日7时30分上班后,包装组人员分别进入各自的岗位工作。封箱工路XX、郝XX负责封箱,检验员刘XX负责检验包装质量和漆封螺钉,从 7月30日7时50分已有七箱产品(7000发)包装入了库,另有包装好的两箱(2000发)存放在包装工房东门口待入库,还有八箱(8000发)未包装产品放在工房周转间等待包装,在包装浸蜡工作台上有两箱(2000发)正在浸腊包装,同时还有一箱产品由路和郝同时进行封箱。当郝封完产品箱一面的三颗木螺钉放下手摇钻转身弯腰取产品说明书时路正在封箱,这时发生了爆炸。致使封箱工路XX的头部、胳膊、腿部被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封箱工郝XX和检验工刘XX受轻伤。
      
        原因分析: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操作者路XX在操作时精力不集中,在封箱拧螺钉过程中,未能将螺丝钉拧入包装箱木框内,而拧偏至雷管中,螺丝钉接触电雷管中的引火头药部位或雷管中的起爆药部位,旋转摩擦引起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产品箱的质量管理,严格入厂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箱不得使用。
      
        2、取消包装用的麻花钻, 在装箱前打孔定位,装箱后用螺丝刀上木螺钉,以防螺钉进入箱内,发生类似事故。
      
        3、封箱时严禁用其它物体砸螺钉或产品箱。
      
        4、进一步完善工艺,严格工艺要求,确保操作安全。
      
       二十七、雷管成品库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91年5月26日
      
        事故发生地点:雷管成品库
      
        事 故 性 质:未定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无
      
        事故概况:1993年5月26日23时,门卫人员听到一声较大的爆炸声,发现3号成品库发生爆炸,雷管爆炸声接连不断。23时10分许,抢救人员赶到现场时,3号库已被炸毁,距3号库6M的2号库屋盖炸毁,库内产品仍在接连不断爆炸。自23时3号库发生爆炸起,强烈爆炸声持续90MIN左右,27日0时30分左右,强烈爆炸声逐渐减弱,小的爆炸声仍在持续,至5月28日上午雷管爆炸声才结束。
      
        事故之前,2号库长为24M、宽为10.8M、面积为259.2M2,库内存放HS雷管100.7195万发,3号库长为37M、宽为12M、面积为444M2,库内存放非电导爆延期雷管33万发。火雷管79.84万发,DJ-18底火39.5万发放在保险箱上面。保险箱内装有发令枪子弹800发。库房内设有钢管敷设的防尘照明灯。库区安装有水泥杆式避雷针四只,两库间距6M,四周设有铁丝刺网。库内地面为沥青不发火地面,每个库各配有干粉灭火器2个,两库各配有产品叉车一台。
      
        事故发生后,3号库西北角被炸成直径分别为7.1M、7.6M,深1.2M的两个圆坑,墙地基被炸坏,整个库房夷为平地,爆坑上面散落有已爆和未爆的非电导爆延期雷管,以及木板条,导爆管等飞散物。2号库房架塌落,墙体毁坏,3号库、2号库的后面是高山,山坡被溅落的火焰引燃,烧成底边约50M、斜边约70M的三角形,山坡散落有已爆炸和未起爆的非电导爆延期雷管及木板、角钢等物。3号库前后及2号库的周围地面上散落有大量的未起爆和爆炸的非电导爆延期雷管、折断的门板、碎砖、碎瓦等飞散物。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36.14万元。
      
        原因分析:此次事故3号库西山墙下面距爆坑中心3.5M处保险箱上面的底火是爆炸原点。爆炸顺序是DJ-18底火爆炸引爆火雷管,火雷管爆炸引爆导爆雷管,3号库产品爆炸导致2号库产品爆炸。
      
        底火爆炸的原因是动物(如老鼠、蝙蝠)咬、啃、抓、挠或窜动造成DJ-18底火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DJ-18底火与火雷管同库存放,《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中虽然允许同库存放,但从控制事故扩大和减少事故损失方面来考虑,应创造条件,使火雷管、底火、导爆管能分库存放。
      
        2、按"安全规范"的规定,移地重建新库房。
      
        3、今后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包装形式的产品不准入库存放。
      
        4、加强库房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二十八、火雷管生产线装药工序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94年8月11日
      
        事故发生地点:火雷管生产线装起爆药工序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轻伤2人
      
        事故概况:1994年8月8日上午,民爆分厂火雷管生产线,装起爆药工序,装药工王X将雷管模子放在送料板上送入装药机滑道,边往进推,边关安全门,此时发生燃爆,将王X右臂内侧炸成轻伤。爆炸时,一金属块从安全门飞出打入韦XX胸部,造成左肺下半叶切除。
      
        原因分析:
      
        1、操作者在安全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就拉计量板装药。
      
        2、雷管模子中的个别雷管体没有压下去,高度不齐,在操作者将模子往进送时,高出的管体与装药器摩擦、碰撞引起燃爆。
      
        3、装药机导轨上漏有起爆药,在将滑道往里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引起轨上的起爆药燃爆,进而引起装药器燃爆。
      
        4、 装药机的导轨上方,装药器下方安装防漏药的橡胶片,可能掉到导轨上,操作者将模子往进送时,滑道将橡胶往里推,摩擦引起燃爆。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及时更换不合格的装药器,防止装药器漏药;浮药、药粉及时清擦,导轨及时加油。
      
        2、在装药前先检查模子中管体高度是否平齐,发现不齐时,不得装药。
      
        3、教育职工在操作中做到稳、轻、严、细、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查。
      
        4、严格按章操作,在安全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不许拉计量板装药。
      
       二十九、KBG药制造工房造粒车间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95年7月14日
      
        事故发生地点:85号车间KBG药制造工房造粒车间
      
        事 故 性 质:技术事故
      
        事 故 类 别:爆炸事故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
      
        事故概况:该制药工序为两班生产,当班操作工5人。1995年7月14日下午上班后,该班副班长更换工作服进入KBG制药间放水预热,其后和另一名操作工进行称量配料作业(其余三名操作工因KBG药未干不能造粒在工房外休息),在准备化合加料时因温度不够,便坐在KBG制药间窗口休息,随后进入造粒间(大约1MIN),于14时10分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7万元。
      
        原因分析:调查组通过对现场勘查及法医鉴定,并对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参照兵器部和产品技术转让厂家有关专家的意见,认为:
      
        1、KBG药在使用过程中其安全性明显优于二硝基重氮酚,这是全国已投入使用的14个厂家的共识,这一点从该次爆炸事故中相邻工作间存放的干药未引起殉爆也可证明,但其在未加入粘合剂之前,有酒精存在的情况下化学定性尚不清楚。它与二硝基重氮酚相似是所用主要原料都为苦味酸,二硝基重氮酚在酒精脱水后,湿药存放过程中容易自爆,给全国许多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这是我国火工界40年经历许多血的教训在近几年才认识到的。那么KBG药是否也与二硝基重氮酚有相同规律。这确实是很难排除的,因而,要对其化学动力规律,特别是没有加入粘合剂之前有酒精存在的条件下的化学定性进行详细的探讨研究。
      
        2、电扇倾倒,撞击KBG药引起爆炸。电扇底部较重,停放稳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倾倒的。但在有人为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有些难以估计到的意外原因倾倒,撞击没有加入粘合剂聚乙烯醇的KBG药引起爆炸,这个因素不能排除。
      
        3、静电引起爆炸。这个因素虽然根据环境分析可能性较小,但整个火工行业中,由于静电造成爆炸事故占据比例很大,且人进入现场时间很短,当时气温较高,气候干燥,因而这一原因也不能排除。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清理现场时,要对现场更加细致地整理、观察、分析,同时要保证清理过程中的安全。并要根据企业特点通过各方面配合,尽快找准爆炸原因。
      
        2、事故发生单位借此事故,要对全体职工进行强化意识的教育,发动广大职工,查隐患、查违章,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今后的安全生产。
      
        3、暂停KBG药生产,恢复原二硝基重氮酚生产。
      
       三十、拆卸三味混合滚桶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79年8月7日15时20分
      
        事故发生地点:某矿务局某厂混合室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3人
      
        事故概况:铅工检修黑火药三味混合滚桶时,由于冲击使桶内残药发生爆炸。
      
        原因分析:残药清扫、冲洗不彻底,金属器械发生碰撞导致残药的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检修危险品的设备前,没有采取清扫、冲洗等安全措施。
      
        2、检修生产危险品的设备前,必须采取清理、冲洗等安全措施,并应由专人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原文网址:
  1. http://www.nmgmbxh.com/shownews.asp?n_id=15&tit=事故案例&qf=6
复制代码




上一篇: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2)
下一篇:清远公开英德“1.19”民爆物品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爆破库

GMT+8, 2024-6-27 01:12 , Processed in 0.1053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