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9|回复: 0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1)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7万

药卷

库管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6957

积极分子热心同行学习达人共同进步爆破达人雷管达人炸药达人

发表于 2016-6-21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
      
       一、传送二硝基重氮酚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63年12月6日
      
        事故发生地点:某矿务局化工厂雷管车间装二硝基重氮酚工序贮存室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轻伤4人
      
        事故概括:雷管车间装二硝基重氮酚工序,装药工葛某在起爆药贮存室取药时,手未拿稳,顺手滑脱,葛急忙用腹部挤药盒,以防药盒落地,用腹部挤药盒时造成药盒与作业台发生撞击,引起起爆药爆炸,共爆炸二硝基重氮酚9.75KG。
      
        此次事故中,死亡1人,轻伤4人,7间工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原因分析:操作者精神不集中,造成拿药不稳、滑脱、本欲用腹部挤住药盒以防药盒撞击地面,未想到药盒先与作业台发生撞击,出现新的事故源。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 工人拿药盒时精神不集中,造成药盒脱落,贮存室严重超量,扩大了事故损失。
      
        2、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工人的安全素质。
      
        3、 严格管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安全存量。
      
       二、倒盘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71年10月13日
      
        事故发生地点:某矿务局某厂雷管车间
      
        事 故 性 质:技术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无
      
        事故概括:雷管车间延期药干燥室工人倒盘时,用撮子撮药,由于延期药的摩擦感度较高,撮药时用力过猛,摩擦引起着火并导致干燥室内存放的232KG延期药发生爆炸。
      
        原因分析:操作者进行倒盘作业时,由于撮药时用力过猛,导致撮子与药的摩擦加剧,最终引起火灾并进一步转化为爆炸事故。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 延期药倒盘用撮子撮药的工艺方法易发生事故。
      
        2、 应改变用撮子撮药的工艺方法,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三、用木耙梳黑火药着火
      
        事故发生时间:1974年10月9日
      
        事故发生地点:某矿务局某厂干燥室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灾事故
      
        伤 亡 人 数:重伤1人
      
        事故概况:黑火药干燥室工人陈某用木耙梳翻黑火药。由于铺晾的黑火药不均匀,有的地方厚,热量不易散失,温度较高。当陈某用木耙梳翻药时,由于产生了摩擦,随即引起黑火药燃烧。
      
        原因分析:黑火药铺晾不均匀,造成热量的局部积聚及温度的局部升高,再加上摩擦引起黑火药着火。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 操作工人铺晾黑火药不均匀,造成热量积聚,在干燥室不允许翻动药剂。
      
        2、 加强对工人进行安全操作和遵守工艺规定的教育并监督其严格执行。
      
       四、拆卸旧管路时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75年8月21日
      
        事故发生地点:某厂旧二硝基重氮酚制造工房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重伤1人
      
        事故概况:工人拆卸旧二硝基氮酚工房内的暖气管时,由于管上沉积的二硝基重氮酚受到冲击,而发生爆炸。
      
        原因分析:进行化工设备维修拆卸等作业,应严格按照化工设备的检修步骤进行,尤其是对于危险设备。此次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拆卸作业前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二硝基重氮酚发生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 拆卸危险工房内的设备、管路时没有采取化学处理及水冲洗等安全措施。
      
        2、 拆卸危险品工房的设备、管路时必须按规定对设备、管路及周围环境采取相应的化学或水冲洗方法进行处理,经专人检查合格,并在其监督下进行。
      
       五、200发雷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76年12月19日
      
        事故发生地点:雷管装起爆药工房门口走廊处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轻伤1人
      
        事故概括:转运工吴某将装好DDNP的200发雷管运往下道工序时,在出门口拐弯处与墙角相撞,发生爆炸,冲击波将吴抛出2M远,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爆炸殉爆了装药机药盒里的DDNP,装药操作工毛某被炸伤,另一工人冀XX正顺走廊迎面走来也在距出事处7~8M地方负伤。爆炸发生后整个装配工房人员全部从作业岗位经安全门疏散出来。安装装药机的简易小房被摧毁,炸毁装药机一台,摧毁三合板顶棚13块,该工房门窗玻璃大都摧毁。
      
        原因分析:这次事故是由于操作工吴某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在吴某双手端着四盘(200发)装有起爆药的半成品雷管转送时,在出装药工房拐弯处被墙角碰撞引起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在工序间运送产品、火药时,要轻拿轻放,严禁碰撞,并在弯道处设置警示牌、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六、疏通下水管道时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77年2月25日14时55分
      
        事故发生地点:某厂毫秒雷管生产工房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
      
        事故概括:毫秒雷管生产工房下水管道的弯管堵塞,打算换直管直通沉淀池。在换管过程中,陶瓷管内沉积的二硝基重氮酚未清理干净,工人用镐砸管时发生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 维修存有危险品的管道时未将危险品处理干净,也未经过检查和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2、 在维修存有危险品的管道、设备之前,必须认真清理(化学法、冲洗法进行处理)并经专人检查,认为合格方可施工。
      
       七、烟花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78年2月1日
      
        事故发生地点:某厂理化室二楼药品仓库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3人
      
        事故概括:厂技安负责人王XX由别人出谋在1月26日请示厂书记张XX说:“我厂二名工人(曾到外地学习过做烟花的技术)能做几样花炮,职工大干一年了,春节放假之前放一放让大家看看。”张私自答复:“行,都是需要啥?”王说“听说镁粉难搞,氯酸钾我可以到公社五七工厂搞点。”1月28日王搞回氯酸钾10KG,放在技安办公室内。2月1日9时,厂化验员李XX和马、徐、闫三位同志在厂理化室二楼药品仓库开卷纸筒做炮,10时许已卷好纸炮筒(大、小)一萝筐,午后闫从技安办公室内把氯酸钾背到化验室,14时左右开始配药(雄黄、氯酸钾各半配成黄色炸药)搓炮捻,下午16时5分,李又从楼下值班室柜子里取出装好炮捻的5捆纸炮筒拿到楼上,准备装药。在二楼药品库地板中间铺上一张80克牛皮纸,纸上放上配好的黄色炸药重量约10KG,李、马、徐三人对坐周围装药,下午16时30分,闫下楼去厕所,走出约15M发生爆炸。当场三人被炸伤,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炸坏房屋4间和一些化验药品、化验设备。
      
        原因分析:
      
        1、 厂领导违章指令工人制造烟花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2、 由于工厂生产纸炮这类产品,没有这方面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没有专门生产工房及防护措施,又无这方面的技术人员,这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3、 操作者不懂技术,盲目加工,可能因摩擦或碰撞导致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 不准将与工厂产品无关的危险品带入厂内。
      
        2、 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工、库房进行改造,杜绝事故发生。
      
       八、雷管装起爆药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3年3月17日
      
        事故发生地点:雷管车间装配工房填装起爆药(DDNP)工序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死亡1人,重伤1人
      
        事故概括:1983年3月16日,车间有七人要到县医院做绝育手术,故对部分岗位的人员临时进行了调整,车间管安全的副主任黄XX顶替了起爆药岗位的工作。17日9时许,黄提的0.51假密度的药用完了,接着他又提来0.48假密度的药,但经检验后,发现此药不符合要求,因此,装配工房暂停生产。黄从起爆药暂存库提了23盒0.51假密度的药到暂存点,这时副工长杨XX从黄提的药中拿了两盒到三道装药工序,并将药倒在计量板上,由装药工刘XX装了一模子拿去计量。刘在去计量的途中碰到黄又从暂存点提了五盒药。从车间内部送到装药工序的小房内(按规定提药不能走车间内部,应走专提起爆药的路线),把药放在旁边的木箱上,打开铁药盒,把里面的六盒0.48药取出来放在木箱内,又将放在旁边木箱上的五盒0.51的药,从存药盒的取药口(这也是违章操作,按规定应从放药口放药)逐个推入存药盒。当黄在放第五盒药时,杨发现黄把药盒挟在右腋下,用手抽出药盒上的标签撕成三份(撕三份是规定的),然后将药盒推放存药铁盒内,由于黄违章从取药处放药(取药口比放药口小,放时不方便),将药盒推歪,再加上他违章抽标签时把药盒盖弄松,致使药撒在药铁盒的铁梭门槽内。此时,杨急忙制止黄说:“老黄,不能这样!”(指不能拉关铁梭门),但黄不听劝阻,他边说:“怕个啥”边用力关铁梭门,结果造成金属和起爆药摩擦起火爆炸,直接导致了这场事故发生。 此次事故,三道装药工序小房内有0.48药一盒,0.51药12盒,共13盒起爆药全部爆炸。当场重伤2人,其中黄经抢救无效当天下午死亡。
      
        原因分析:此次事故纯属违章操作的责任事故,死者黄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理由是:
      
        1、黄是车间管安全的副主任,在该车间工作多年,又是熟练工,发生这样的事故纯属麻痹大意。
      
        2、发生事故的当天,黄先后五次违章:一是提药不走专门的提药路线;二是规定一次只能提六盒药,他却提了23盒,超过提药数量;三是暂存点和三道装药工序存药量不超过六盒,而实际分别达到23盒和33盒;四是违章操作,把药盒挟在腋下,又不按规定抽标签将药盒盖弄松;五是不从放药处放药,将药盒推歪,起爆药弄撒。
      
        3、黄在违反操作规程后,不听劝阻,坚持蛮干,以致造成事故发生。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广大职工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执行工艺操作规程。
      
       九、200GDDNP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4年2月16日
      
        事故发生地点:火雷管生产工房洗手水槽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重伤1人
      
        事故概括:2月16日19时30分,火雷管生产完成当班任务后,装药工王XX将药漏斗(内剩有150G~200G起爆药)端至水槽边,见水槽内有一小拳头大的硫化钠, 王将起爆药往上倒了约五分之四,便将漏斗在水龙头上冲了一下,(由于水小,时间短,定量板孔中药尚未湿透)。据同组女工陈XX讲,她去洗手套,见王在水槽里左手把住漏斗一端,右手在拉致力定量板,可能由于摩擦引起爆炸,致使当事者左眼被摘除,左手从腕关节被切除,右手中、食指和大指一节被切除。
      
        原因分析:一是单位领导平时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抓得不紧,致使操作工人违章作业,将大量起爆药倒入水槽内,同时拉动盛有未经湿透的起爆药的定量板,造成摩擦引起爆炸。二是操作工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将大量起爆药倒在硫化钠上,二者剧烈分解放热,也是引起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在DDNP生产中工艺过程中,设计工装、模具时要尽可能避免操作中的碰撞、摩擦。
      
        2、要对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教育,防止两种不相容物质混存、混合,以避免发生化学放热反应而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十、雷管车间烘干工房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时间:1984年2月17日
      
        事故发生地点:雷管车间烘干工房
      
        事 故 性 质:自然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无
      
        事故概括:1984年1月19日,由于厂外自来水主管道坏了,全厂被迫停产放假,该车间生产的起爆药DDNP没有用完,按工艺要求存放在湿药库。2月15日自来水管修好后送水,2月16日车间先后召开了班组长和车间职工大会,进行班前的安全教育,当天下午和17日上午先后进行了两次安全检查并对电器和各种生产设备进行了起动检查,组织职工对工房的场地、设备、模具、工作台认真地进行了检查和冲洗、没有发现不安全隐患和异常现象。2月17日8时10分,烘干房当班操作工韩XX对烘干器也进行了检查和冲洗,设备处于良好状态,2月17日9时10分烘干房抽滤工熊XX按工艺要求到湿药库取DDNP,9时30分,在制药工房脱水,10时10分药送到烘干房,10时30分分盘工宋XX也按工艺规程分盘,共分13盘,每盘0.5KG,共计7.8KG。17日13时30分烘干工房六个当班职工上班,工房负责人韩XX对每个当班工人进行了明确分工,14时35分起动了热循环水泵,对干燥器进行预热,14时40分将分好的13盘药中的8盘按工艺要求送入烘干器,剩下的5盘存放在凉干间的药架上,当时因水温没有达到工艺要求,故未起动真空泵,也未打开照明汽,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因水温还没有达到工艺要求,操作人员继续返回休息间,约5MIN时间,烘干器内起爆药发生了爆炸。爆炸炸毁真空干燥器一台,筛药机一台,砖石水泥结构的平方四间,计124M2,钢板30M2,管道80M,直接经济损失2.605万元。
      
        原因分析:这次爆炸的DDNP是1984年1月19日生产,湿药重为11.5KG,因故在含水30%的条件下存放于湿药库,经28天后,于1984年2月17日由抽滤脱水工熊XX从湿库取出,9时30分脱水,经40MIN脱完,使用酒精1.4KG,,浓度为77.1%,折合标准酒精1.1KG,DDNP的酒精含量为10.4%。酒精脱水后的DDNP经分盘凉干了5H10MIN,于14时40分进入干燥器,在烘药以前热水泵已经循环预热,因水温达不到95C~100C的要求(当时水温不足50C),没有开动真空泵,但干燥器的封门按规定,留有三指间隙,操作工韩XX经过几次观察,水温仍然只有四十多度,最后一次观察出来,在休息间等候送蒸汽,约5min发生爆炸。
      
        经查阅兵器工业部>1983年第四期华丰化工厂王绳勋同志关于“酒精脱水后的DDNP在贮存中的自爆机理”一文中:“DDNP的酒精含量达10%或再稍高一些很容易引起DDNP的自爆”论述,该厂此次事故DDNP的酒精含量为10.4%,与王绳勋同志的论证相吻合,当DDNP的酒精含量达10%或再高些后,约一半以上的DDNP分子与酒精起作用,所生成的热量除活化一部分DDNP分子外,还有大量的热能来升高DDNP的温度,促使DDNP分解,自燃、自爆。另外,因为干燥器内尚有四十多摄氏度的温度,经50MIN的加温,可加速酒精与DDNP分子的化学反应,从而缩短了热量积累的时间。此次爆炸事故,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结合兄弟厂的经验,都具备了自爆的条件。因此,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DDNP用酒精脱水后,体系内积累了充分的能量,激发了部分DDNP而引起爆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必须加强科技研究,认真开展科研活动
      
        2、抓好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掌握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
      
        3、对全厂各种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一次普查,发现隐患限期整改。
      
      
原文网址:
  1. http://www.nmgmbxh.com/shownews.asp?n_id=13&tit=事故案例&qf=6
复制代码




上一篇:【安全月】安全生产题材电影《阵痛》20日在CCTV6播出,敬请关注!
下一篇:民用爆破器材工厂事故案例(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爆破库

GMT+8, 2024-6-9 12:53 , Processed in 0.1232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