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为苏天义、杨英朝、祁生铭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北化集团第七届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班组长竞赛中,由聚银公司TDI厂苏天义、祁生铭、杨英朝等三名员工组成的队伍荣获了第三名。
此次比赛除理论考试取三人平均分外,实际操作考试要求在1小时内由三人按照项目分工配合完成。所以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团队配合才是取胜关键。10天的准备时间让他们从15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秘诀就在于提高复习效率。
“我们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模拟考试流程的操作中,从一次次的实践中找问题,然后一起解决。”三人小组的组长苏天义这样说。除了要熟背400道理论考试复习题,他们三个人面临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实际操作考试。这是由于三人在不同的班组倒班并互为对勤,平时连见面的机会都难,更别说聚在一起复习了。三人经过协商,决定在共同休息时间内进行复习准备。每次复习时,他们从下午6点开始,复习到当天晚上11点左右。复习中,在分配好个人任务后,三个人开始在规定的时间内模拟考试流程进行操作,这样的复习总共进行了3次。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在每次的配合复习中,他们更加注重效率。在模拟中,他们发现,真正的“绊脚石”不在于考试内容会不会,而在于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项目。他们为此想了不少办法,根据考试内容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将每项内容划分答题时间,同时在复习中着重加强操作熟练度的练习,提升了答题效率。
苏天义是工艺一勤的大学生班组长,虽然才35岁,但却是这支三人小组的“大组长”。耐心细致的他主要负责班前会、设备维护及环境优化等实际操作考试项目,无论是绘制定制图,还是分类汇总不合理清单,他都会认真对待和准备。由于竞赛内容和日常工作有很多相同之处,他将工作也当做了赛前准备的机会。每天工作忙碌过后,他会抽出时间,将自己所负责的考试内容操作一遍,让同事们帮忙找出问题。
工艺二勤的班组长祁生铭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虽然才当上班组长不久,但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让他成为了生产现场和盘面操作的多面手。由于在计算机方面的专长,祁生铭在实际操作考试中负责精益看板制作。准确把握考试时间在他眼中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在复习时都会将时间精确到分钟,此外还借鉴本班组和其他单位的精益看板优秀之处,向制作人员请教。
杨英朝是工艺三勤的班组长,也是出了名的爱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取得了兰州理工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在实际操作考试中,他负责质量TQC工具运用、安全隐患排查及危险源辨识等方面内容。其中,KYT、标准化作业等部分内容在平时的工作中接触较少,很多知识点都让杨英朝犯了难,为了尽快掌握,他利用1天时间,结合培训课件,上网查找资料,掌握了主要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应用。
走下领奖台,踏上新起点。优秀的个人能力和良好的团队配合,会让这三位年轻人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记者:王安怡)
原文网址:- http://www.yghg.com.cn/zf11_news.asp?id=3965
复制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