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7|回复: 0

[走近院士]:冯叔瑜:温柔的爆破专家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7万

药卷

库管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6957

积极分子热心同行学习达人共同进步爆破达人雷管达人炸药达人

发表于 2014-1-5 21: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生性温和,与世无争,曾经最大的愿望是让母亲和自己能吃饱饭,没想到一步步成长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工程爆破专家,一生研究紧张、刺激、惊心动魄的爆破技术,为国家数不清的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和楼房建设劈山开路。
      
      
      
       光洁的额头,稀疏的白发,圆润的脸,一口终身未改的四川乡音,今年9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叔瑜是那种一望就让人感到十分可亲的老人。
      
       采访约在他的家里,由于堵车,我们迟到了,但他没有半点不悦,热情地亲自端茶递水。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和他相处非常舒服,放松,没有压力,像迎面吹来春天的和风。
      
       苦难开出幸运花
      
       冯叔瑜本人却说,自己始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小时候家里穷,父亲在他14岁那年因得了霍乱去世,剩下母亲独力苦撑,一家人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在学校里,同学们在一处玩耍难免交换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他拿不出,于是尽力避免与人交往。别人说他孤僻,他只能无可奈何,日子长了,渐渐也就习惯了独来独往。
      
       他的家里虽然穷,但在村里也算是书香门第。冯叔瑜的祖父是前清秀才,父亲本欲继续考取功名,却赶上科举制度被废除,终以教书为生。本来,父亲去世后,读书对他几乎成了奢望,但幸得一位本家叔叔资助,使他仍得以继续学业。
      
       初中毕业时,冯叔瑜步行一百八十里路,到相邻的大竹县报考大竹师范,意外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倘若未来能子承父业地教书,解决吃饭问题,冯叔瑜就由衷感到心满意足。然而,后来一连串的偶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冯叔瑜的同桌家境比他好,想到重庆考学,邀他作伴,愿帮他负担各种费用。怀着出去开开眼界的想法,冯叔瑜这个农村娃娃第一次走出山区来到大城市,第一次见到汽车,第一次坐了轮船。没想到,同去报考中央工校(大专)的七八个同学里,只有冯叔瑜一个人考上了。“重庆比大竹有前途多了。”听了众人的劝说,他疑虑再三,最终决定放弃师范,转投工科。
      
       三年后的暑假,冯叔瑜的一些中学同学到重庆考大学,住进他的宿舍,他因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打算报考,只是热心地帮大家联系报名事宜,但同学纷纷劝说“考试免费,闲来无事,不如你也考考”。冯叔瑜在没有复习、没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参加了考试,意外收到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他甚至不知道这是一所在全国多么知名的大学,只知道上海是一座比重庆更大的城市。
      
       从师范、中央工校到上海交大,冯叔瑜考取的都是公费生,学费和吃饭不花钱,但路费、书本费还是需要一定花销。当年,能考上大学也算光耀门楣,乡亲们给凑了一两金子,使冯叔瑜终于来到上海交大。从中学到大学,他从未买过课本,全靠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借同学的书来复习,凭着天生的好记性和加倍的勤奋,用他的话说,“成绩虽不拔尖,却还算过得去。”
      
       1948年,冯叔瑜大学毕业,却差点陷入毕业即失业的潦倒困境,幸得系主任推荐到成渝铁路当实习生,虽然对方表示只管饭,发不出工资,并声明将来若要裁员就先裁他,但他还是接受了,“有饭吃就行”。不久后,原上海交大学生会主席周盼吾到重庆发展中共地下党,不少人怕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受到牵连,一向远离政治的冯叔瑜倒满不在乎,让周住进了自己的单身宿舍。经过频繁的接触和交谈,冯叔瑜被介绍加入了中共的地下党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党员的冯叔瑜成为组织重点培养对象,被任命为成渝铁路局工会副主席,又被送到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参加培训。
      
       1951年,成渝铁路这条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线路正式开工后不久,冯叔瑜被选为国家公派的第一批留苏学生,到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攻读石方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大爆破方法。接到这个通知时,他正在北京学习,甚至没来得及回重庆跟怀有身孕的妻子道别,就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留学生专列火车。
      
       冯叔瑜说,留苏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第一次不必为吃饭、课本发愁,心无旁骛地学习。1955年,他获得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专门学习爆破技术的归国人才。
      
       一天不工作就愧疚
      
       学成回国后,冯叔瑜被留在铁道部工程总局担任工程师。他看到,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国铁路迎来快速发展时期。自1953年起,中国铁路平均每年建成新线约1000公里,每年完成土石方数量约1亿立方米,但是,机械化程度极低,用炸药开山被简单地称为打眼放炮,全凭经验,没人把它当作科学技术,效率低且不安全。
      
       “中国虽是火药的发源地,但一千多年后,爆破技术却已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冯叔瑜决心要将在苏联学到的爆破技术应用于支持国家铁路建设。他介绍说:“修隧道,筑高桥,如果靠原来的土办法,一个工人做石方开挖工程,一天完成不到一个立方。然而,引进科学的大爆破,一次可装成百上千吨炸药,可以爆破几十万乃至上千万方土石,效率大大提高。”
      
       1956年,在内宜铁路的号志口工地上,冯叔瑜带领工人们首次采用定向爆破方法开挖路堑,从路堑内向一侧抛掷石方约30%,同时保证了路堑对面200米处建筑物的安全,实现爆破工程从传统手艺到现代技术的转变。首战告捷,极大地激励了冯叔瑜的信心,也使铁道部下定决心推广大爆破技术。
      
       回国初期,受铁道部工程总局委派,冯叔瑜作为苏联唯一来华的爆破专家齐齐金的助手,先后参与了鹰厦、宝成、川黔、都贵等铁路新线的爆破施工设计,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逐步对爆破工程有了一些与自己的认识。他认为,齐齐金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大爆破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爆破技术人才。但他也指出,由于齐齐金是矿山工程师出身,对爆破稳定性、路基地质条件等方面考虑不周全,导致铁路路基和边坡垮塌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上海交大和苏联留学受到的学术训练,使冯叔瑜养成了随时总结工作经验并撰写成文的习惯。他将早期的工作经验总结成文,发表在1958年人民铁道出版社出版的《爆破工程经验汇编》中。
      
       苏联专家回国后,冯叔瑜作为铁道建筑研究所(隶属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爆破研究室”主任,积极开拓中国的爆破理论和工程设计研究。在河北东川口水库,他首次在国内采用定向爆破筑坝技术;在攀枝花钢铁公司的狮子山,他参与了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万吨级大爆破工程;在成昆铁路和贵昆铁路的新线建设中,他推广的大爆破和深孔爆破技术取得显著成果;在广州黄埔港航道疏浚的水下爆破工程中,他创建了一套水下爆破的施工工艺和爆破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冯叔瑜说:“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受到党这样的培养,总感觉应该做些事情报答国家。一天不干工作,心里就感到愧疚。”他还记得,当年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是150元,要是哪天不干活,他就觉得“5块钱白拿了”。
      
       掌控瞬间爆发的威力
      
       “轰”的一声巨响,一座山头或一栋高楼,在爆破中按预定方向瞬间倒下,这就是大爆破的威力。它使得更高效地采矿开山、筑路建坝成为可能,却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
      
       冯叔瑜痛心地回忆起,“大跃进”时期发生的几起严重爆破事故。一次,爆破计划共有两炮,第一炮响了后,附近的学校刚好放学,引得师生们纷纷围观,大家不知还有第二炮,结果导致死伤200多人。还有一次,几十吨炸药堆在火车站,运炸药的人竟然在炸药堆里生火做饭,过起了“小日子”,结果炸药被引爆,不仅整个车站被炸出一个二三十米深的大坑,冲击波把附近一个二三百人的小镇也夷为平地。
      
       除了由于安全意识匮乏导致的意外事故,其他在爆破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事故还有不少。冯叔瑜回国后举办的第一期铁道爆破技术培训班共有学员两百余人,其中四五十人后来在工程事故中牺牲。冯叔瑜感到痛心疾首,而他本人也曾跟危险擦肩而过。“爆破的威力很大,力量大,危险和破坏也大,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好它。”冯叔瑜总结多年的经验,想了很多办法,制定出一整套爆破安全施工标准,并不断研究发展较为安全的深孔爆破技术,竭力减少和避免爆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就在冯叔瑜全身心投入到爆破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应用时,受政治运动影响,他相继成了“反右倾机会主义者”、“苏修分子”、“假党员”。在自己最年富力强的30岁到50岁,不能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工作中,这让冯叔瑜至今倍感遗憾。不过,大概得益于他平时一向与人为善,又从不拉帮结派,除了被撤职外,他受到的其他冲击并不算大。
      
       “文革”后期,冯叔瑜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参与的“路基土石方爆破技术”、“穿孔弹的研究与应用”、“控制爆破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他参与的“复杂地质险峻山区修建成昆铁路新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还有许多其他项目获得国家大大小小的各类奖项。
      
       受日本TN炸药控制爆破的启发,冯叔瑜多年潜心于“控制爆破技术”的研究,推动和发展了中国的城市拆除爆破新技术,使爆破技术从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外进入了人口稠密、建筑物林立的城市建设领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其中,他亲自主持的“北京国际饭店工地控制爆破拆除技术”获1984年全国建筑科技成果交易会金质奖。
      
       1984年,铁道科学院与铁道部建厂局联合组建“北京爆破联合工程公司”,冯叔瑜出任第一任总经理。1994年,他当选新成立的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一副理事长;1995年,作为中国工程爆破学科的奠基人,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铁建所爆破研究室主任的职务卸任后,冯叔瑜仍作为顾问参与和指导了许多重要工程的实施,其中包括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等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还有在爆破领域内著名的珠海机场1.2万吨级“世界第一爆”工程。
      
       冯叔瑜说:“还是做自己的专业工作心里比较踏实,是个安慰。做人要有一种责任感,无论干什么工作,要干就把它干好。”
      
       无欲则心安
      
       多年来,冯叔瑜一心扑在中国爆破技术的发展上,勤勤恳恳,与人为善,“不想当官,不想发财,也不想得罪人。”
      
       同事眼中的他,从不与人争名利,做任何事都不以一己私欲为出发点,对别人无所求,却总是热心帮助别人。在工作中若遇到有不同意见,他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从不固执坚持。
      
       学生眼中的他,随和友善,容易亲近,不会板起面孔教训人,通常是鼓励式教育,在与学生观点不同时总是说“我认为是这样,你们再仔细想想”。他的学生张志毅回忆起,一次,由于“轻敌”,他负责主持一个小楼爆破失败了,冯叔瑜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鼓励安慰他,替他承担责任。
      
       不过,冯叔瑜也有自己的原则。他打心眼里不喜欢为人不正派的人。若遇到有人弄虚作假,他会挺身而出,有时还会“和他斗一斗”。“反右”期间,他随三峡爆破组到长江流域考察,看到沿途大炼钢铁,回京后当众评论称“不值得”。后来看到《人民日报》报道“亩产十三万斤水稻”,他又直言“不可能”。由此,他成了“右倾机会主义者”,被撤去工会主席和研究室副主任的职务。
      
       “做人要正派”,始终是冯叔瑜培养学生时最看重的品格。他的许多学生如今都已成长为中国新一代爆破领域的骨干人才。在治学方面,冯叔瑜除了强调“基础要牢固”、“要有创新意识”外,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工程技术人员,他还格外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他说:“我们是工科,不是理科,不管用什么办法,要解决问题,要简单化。谈了一大堆,拍不了板,不是好专家。”
      
       “到现场去”,是冯叔瑜常挂在嘴边的话。40余年里,冯叔瑜每年有一大半时间奔波在祖国各地。崇山峻岭、戈壁荒滩、黄土高原、中原大地、东南沿海、南海诸岛……中国几乎所有具有突破性的、有影响的重大爆破工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介绍说,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爆破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爆破技术在大量工程项目中的大规模应用,再加以不断研究总结,中国的整体爆破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自己的优势。
      
       直到80岁以前,冯叔瑜仍然奔走在工程一线。多年来,无论去哪里工作,他都不要人陪同,尽可能地“帮忙不添乱”。如今,他在家中安享晚年,笑称自己是“失业”人群,同时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每日做家务,照顾家人。他说,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有两件:一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来得及报答和赡养辛苦操劳多年的母亲;二是多年来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家。
      
       回顾走过的路,从四川偏僻山区温饱都成问题的贫寒子弟,到中国首屈一指的工程爆破专家,冯叔瑜说,自己虽然捱过不少苦日子,但总的来说很幸运。他最大的人生感悟是:“人活一辈子,不要太多欲望。欲望太多太高,不现实,也使自己不愉快。没有太高的要求,有能力就尽量帮助别人,活得比较轻松,心里很踏实。”??
      
      
原文网址:
  1. http://www.hnbaopo.com/hnbpxh/index.php?m=view&id=955
复制代码




上一篇:学会召开2012年第一次理事长办公会议
下一篇:转发:关于第十一届国际爆破破岩学术会议的通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爆破库

GMT+8, 2024-9-30 04:15 , Processed in 0.0556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