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下午, 记者沿着一条水泥路蜿蜒上山,一间间白色的新厂房映入眼帘。“生产再忙,安全不忘”“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绿色矿山,科学发展”的大幅宣传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已至大雪节气,最低温度也降至零下,但山上、山下和车间内依然机器轰鸣。雷鸣科化公司瓦子口石灰石矿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雷鸣科化公司要聚焦发展质量,大力发展石灰石资源,实现转型发展。”这不仅是雷鸣科化,也是淮北矿业集团2019年的一件大事。一年来,石灰石资源的开发始终牵动着淮北矿业集团领导的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良才多次前往雷鸣科化、瓦子口矿山,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牢记领导嘱托,困难再大也要克服。”这是记者在瓦子口听到的最多话语。该矿地理位置偏僻,距离淮北市区20多公里;环境艰苦,今年9月份之前没有食堂,住宿是简易的板房;人员少,仅有4名管理人员和2名安监员;矿和附近农村历史遗留问题多。“你们放炮,我们的母鸡不下蛋了,要赔偿。”“雨水从你们矿流进我们的庄稼地了,必须给钱。”诸如此类的事情,去年以前几乎每周都会发生。
面对一系列的困难,该矿一班人没有被吓倒,而是迎着困难上。管理人员少,干部一人顶两人三人用,24小时“两班倒”;没有食堂,职工在野地里生火烧饭;村民出“难题”,干部笑脸相迎,以心换心,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好事,帮助村民铺路、修桥、建文化娱乐场所。人心都是肉长的,今年以来,该地村民没有出现集体上访事件。
“为了矿山的质量型发展,瓦子口矿的干部职工很‘拼’的,都在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矿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张长征说。
该矿负责人马传坤自矿今年7月29日恢复生产以来,没休过一个班,没日没夜地忙碌在矿山。他的妻子在涡北矿上班,7岁的年幼孩子每天由马传坤已年迈的父母照顾。今年已52岁的老职工胡成坤每天坚持12小时带班制,深入山上采石现场和地面加工车间,盯现场,把关键,和职工并肩作战在一起。
“千忙万忙,抓不好安全就会白忙。”该矿牢树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教育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亲情的关系。今年入秋早,一到夜晚整个山头就笼罩了薄薄寒意,遇到雨水天气,崎岖不平的山路更加泥泞。矿业公司干部非常担心夜班职工的安全,当即决定排除一切困难,在山路边架起了两排清亮的路灯,并规定夜班职工必须同行下山。10月份,矿业公司购置了厚实保暖的工作服。刚入冬,这批工作服就早早穿在了野外作业的职工身上。由于矿山作业条件艰苦,安全管理难度大,雷鸣科化公司首先在瓦子口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建立了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电工、起重机械、爆破作业等特殊工种人员,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坚持安全隐患班排查、日排查和周排查“三级排查”加强隐患排查整改与监控管理。今年以来,瓦子口矿杜绝了轻伤以上人生事故和较大以上机械事故的发生。
采访结束时,太阳也落山了,冷风吹在身上凉嗖嗖的。回头向瓦子口山上望去,挑灯野战的灯光已经亮起。灯光下,人影在闪烁,机器继续在轰鸣。
原文网址:- http://www.lmkh.com/info/1015/7542.htm
复制代码 |
|